唐诗中的文治武功

作者: 编辑:席光庆 时间:2023-07-06 点击数:

唐诗中的文治武功

作者:尧鑫

唐诗是唐代文治武功与古典诗歌高度繁荣成熟所结出的硕果。翻开唐诗,会发现它们总体呈现出这样的风格:寄寓深刻,形象鲜明,意境阔大;不仅有雄壮、飘逸、刚健的笔力,还有凝练、清新、自然的语言;不仅反映了蓬勃昂扬的精神风貌,还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蕴藏。南宋严羽曾高度赞赏盛唐时期的诗歌:“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意思是说:盛唐那些著名诗人,创作时只重兴趣,像羚羊夜间以角挂树枝而眠一样,没有一点痕迹可寻;因此他们诗歌的美妙之处在于意象明晰、浑然天成,而不是刻意营造而成的,犹如空中的天籁、形貌的色彩、水中的月亮、镜中的形象,语言精练而意味无穷。

唐诗的辉煌与当时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唐帝国的开疆扩土、对外交流,以及开明思想文化政策的推行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在这一时代的诗人,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脉搏相通,其所创作的诗歌作品既保持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呈现出特定时代环境的共性。

被赞誉为“七绝圣手”的边塞诗人王昌龄就生活于盛唐。他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于唐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唐至德二年(757年)死于安史之乱,与高适、岑参、李白、王维等诗人交往颇深,堪称盛唐诗人的代表之一。

王昌龄是一个充满侠义之气、富有风骨的性情中人。与诸多边塞诗人一样,他渴望建功立业,自信卓绝,尽管出身孤寒,入仕后的境遇也与自己追求的人生理想反差颇大,却仍不失雄杰之气、凛然风骨。他漫游西北边地,有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边塞诗,为边塞诗人的先驱。《新唐书》评价“昌龄工诗,绪密而思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全诗情景妙合,意与境浑,不仅道出了沉思历史时对勇于献身边关者的同情和民族自豪感,还隐含了对现实中将非其人的讽刺。从这首诗,我们可窥斑见豹,探知盛唐时期的军事政策。

唐朝皇族因有胡人血统而秉持尚武精神——高祖李渊的母亲是鲜卑族,李世民母亲窦皇后也有胡人血脉。唐玄宗即位前,边疆危机重重,玄宗即位后决心彻底解决边关问题。在他的努力下,盛唐的武功前无古人:巅峰之时版图北到北海,南到交趾,甚至远在西亚的波斯都希望成为大唐的藩属。此等伟业,虽彰显了统治者的睿智、气概,于百姓来说,亦是自豪之甚;然反观之,长年的战争于一个个失去家庭支柱的老百姓来说,自有一番凄苦。

早在太宗时,唐朝统治者就文武并重,应该说,太宗的“贞观之治”为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武并重之举,既避免了十六国北朝的好勇斗狠,又杜绝了东晋南朝的文弱不竞。唐朝统治者的文治集中体现在科举制度上——科举制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引发了士庶合流的新趋势,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进步。庶民可以借科举登第,而士族也不得不借科举而维持门第。通过科举选贤举能,打破了隋唐以前的士族门阀制,避免了阶级固化和人才流失,保证了国家人才的质量。而提到科举考试,就要读一读孟郊的《登科后》这首诗了——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46岁,奉母命第三次进京赶考。放榜之日,孟郊终于进士及第,喜不自胜,借此诗表达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成语“春风得意”“走马观花”就出自这首诗。

严羽曾评价唐诗胜于宋诗,是因为“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明代王嗣奭也曾说:“唐人以诗取士,故无不工诗。”从这些言论不难发现,唐诗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与唐朝科举制度的推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来源:语言文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