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开云在线注册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挑战永远在路上

【来源:中国教育报 | 点击量: | 发布日期:2016-07-25】

——访高职质量年报主编、上海市教科院高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

记者:今年是高职质量年报发布的第五年,作为报告主编,您能否介绍一下报告五年来的发展脉络。

马树超:五年时间我从五个方面来介绍。一是基本形成了高职教育的质量观。从2012年首次发布报告开始,我们就初步形成了由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办学实力、发展环境质量和社会服务贡献所构成的四维质量观,五年来,报告始终围绕着这四个维度,遵循着这样的质量观。二是初步形成了高职质量的量化指标体系。从2013年开始,年报推出“记分卡”这一量化工具,2014年增加“学校办学资源表”,2015年提出“学校社会服务贡献表”和“合规性评价”,2016年又增加“政策落实表”和“企业参与报告”,量化指标体系逐年完善。三是基本形成了编制质量年报的定位,理念上凝聚共识,方法上形成互动,案例上注重引领。四是基本形成了质量年报的三级发布体系。从2012年开始,国家示范和国家骨干200所院校发布质量年报,2013年扩大到省级示范校,2014年再次扩大到所有公办高职院校,2015年进一步扩大到包括民办高职在内的所有高职院校,2016年又增加了企业主体的质量年报,基本形成了院校和省区的全覆盖。五是基本形成质量年报的第三方语境。我们按照国家和社会的期待,直陈事实、直言问题、直面挑战、言之有物,逐步得到社会各方的认可。

记者:学生成长成才是高职教育的核心质量,这一点在质量年报中有哪些体现?

马树超:我们曾讲过一个故事,高职学生刚毕业时,他的收入可能比他在城里做保姆的妈妈还要低,但三年后,明显高于他妈妈做保姆的收入。从年报中可以看到,高职学生毕业三年的月收入明显增长,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另外,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不断扩大,创业存活的比例也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中的农家子弟比例逐年上升,目前已经达到53%,成为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

记者: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不变的主题,质量年报今年在这方面有哪些呈现给读者的?

马树超:年报呈现了高职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设置主动与产业发展对接的情况。面向第二产业新增专业点数,由2010年的2865个增加到2015年4926个,增幅高达71.94%,面向第三产业的增幅则达到104.4%。我们还专门列出了三年来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部分新增专业点数,包括物联网应用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等。

高职院校合作企业数量的增加,推动了“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2015年有合作企业的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50%以上的院校达到886所。今年年报中的一个亮点是有262家企业面向社会首次发布“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年报”,这些企业中有85%对高职教育有人力资源投入,改善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

此外,校内工学结合条件的改善也是亮点。有627所高职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8000元以上;有2/3的高职院校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介于0.5-0.6,工位数比较充足;信息化教学水平能力也进一步提升,碎片化的信息教学资源被整合到一起。

记者:今年的质量年报首次发布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在高职院校中引起强烈反响。50强如何评选出来?具有哪些特点?

马树超:我们设置了毕业生去向、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非学历培训到款额和公益性培训服务等六项指标。尽管我们的指标和数据可能有缺陷,但我们希望它发挥的培育和引导功能是没有缺陷的,发挥的能量是没有缺陷的。

榜单反映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服务产业的特征。在50强中,地市级综合院校16所,占1/3;工程类和机电类院校12所,交通类7所,电子信息类和邮电通信类7所,农业类院校4所,建筑类2所,还有旅游服务和工艺美术类各1所,这些院校和产业发展紧密相关,和新技术发展紧密相关。榜单也反映了中央财政支持高职院校专项建设的成果,我们高兴地看到在50强中,国家骨干校数量高达25所,国家示范校17所,这证明了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引导改革发展,成效显著。鉴于高职改革的艰巨性和重要性,我们建议继续发挥中央财政专项的引导作用,与财政转移支付并行,这样可能更有利于世界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另外,榜单还反映出部分省市区高职的发展特点。在50强里,江苏15所,浙江10所,广东6所,四川4所,黑龙江、江苏、山东、湖北各2所,天津、辽宁、安徽、重庆、云南、广西、新疆各1所,从中可以看到一些省的建设力度。

记者:我们看到,质量年报对于高职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也没有回避。

马树超:是的,我们发挥第三方评价的监测功能,直言问题、直面挑战。比如,对于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我们提出资金的扶持力度仍然偏低,仅3%的创业资金来自政府、科研和创业基金或优惠贷款;对于高职生均拨款,我们认为政策落地面临较大问题,并列出一些生均拨款较低地级市的名单,希望引起地方的重视;对于生均企业实习财政经费补贴和兼职教师财政补贴,我们指出,还有80%左右地区没有落实;对于人员编制,我们了解到地级市举办的高职院校中,有1/3的院校编制不足,严重影响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发展,应对挑战永远在路上。质量年报作为社会各界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窗口,我们也将继续在凝聚共识、注重引领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