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 教育新越跨⑦
教育,担负国计民生的双重角色,发挥引领和支撑的双重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迫切需要强化科教融合发展,坚持科技教育经济结合,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厚植创新驱动之基。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四个服务”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坚持立德树人,完成好“四个服务”,就是高校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研究型大学寄予厚望:要加强学科建设,重点开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要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使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新模式,打牢我国科技创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引领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主动与国家战略对接,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经济建设主战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过去5年间,以中国高校科研创新为基的“中国制造”,正在见证中国的崛起。
近年来,在国家科技三大奖通用项目中,高校获奖数占全国总数70%以上,产出社科重大成果比例占全国80%以上,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长20%左右。高校智库也在为国家重大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承担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4万多项,出版著作约11万部,发表论文131万篇,提交各类咨政报告4.3万篇。
高校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作出新贡献:基础性研究能力与水平显著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国家需求不断催生出重大创新性成果,并在工程实践、国计民生、国防军工等方面得到应用;围绕国家需求,坚持大团队、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
以2016年的国家“三大奖”评奖结果为例,全国高校获得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8项,占授奖项目总数42项的66.7%。全国高校获得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二等奖38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47项的80.9%;专用项目评出一等奖3项,高校获得2项。全国高校获得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06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创新团队奖2项,二等奖96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80.3%。其中,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64项(一等奖3项,创新团队奖2项,二等奖59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48.5%。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高校不仅要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强大的知识贡献,更要逐步完善引领文化的功能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作出特有的贡献。
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拓展,发挥意识形态阵地作用,发挥传承和创新文化的中坚作用,唱好主旋律,释放正能量。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五路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方面军,学科齐全,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63万人,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80%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塑造“中国精神”、展现“中国影响力”方面承担应尽的职责。
加强新型智库建设为治国理政建言献策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2014年2月,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布局全国66所高校的151个重点研究基地形成明显优势特色,推动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升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6家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一流的大学一定要具有一流的社会责任、作出一流的国家贡献、肩负一流的使命担当。复旦大学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战略发展,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科研人才集中的优势,在2016年向上级部门上报各类专报500余篇,并协同其他机构专家上报专报150余篇,相关成果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上领导批示达30次以上。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对接“中国制造2025”“质量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先后完成了“我国汽车制造质量现状与提高战略研究”“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制造业质量与品牌发展研究”等咨询报告,及时向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建议,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一带一路”、生态文明、中国制造、网络安全……越来越多的国家重大战略背后,往往都有高校智库的影子。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两个月后,西北政法大学组建了“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作为国家决策咨询机构、高水平法律研究机构以及高端特色法律智库,该研究院已向外交部、教育部提供“一带一路”法律咨询意见数份,并派员参与外交部“一带一路”重大法律文件起草工作和相关国际公约谈判。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在中俄关系、俄罗斯国家转型、“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中心还与中亚和东欧的重要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学术联系,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金砖国家人文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国(境)外设立研究机构,加强汉语国际研究和推广、促进语言传播与文明对话,高校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宣传中国道路、展示中国形象、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还与国(境)外多所大学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派出3万余人次到国(境)外讲学、进修和参与合作研究,6万余人次国(境)外学者来华参与科研活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万余人次;在国(境)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万余篇,出版外文学术专著2000余部……高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和学术的通衢。“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殷切希望,如今正在变成现实。
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创新驱动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和行动。
5年来,中国科学家以自己高度的智慧推动人类科技进步。我国首次实现反常霍尔效应的量子化,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报告,被视为“世界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发现”。
2015年8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捕获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并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核酸)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实现了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突破。
2017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等科学家成功构建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研究团队还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数目超导量子比特的纠缠,并在超导量子处理器上实现了快速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量子算法。这些成果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创造了坚实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与装备制造企业、装备应用企业长期紧密合作,建立技术协同与沟通长效机制,促使段正澄所在团队凭借数十年产学研攻关成果,一举夺得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抓手,搭建高校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深度合作的平台,实现高校科研“顶天”与“立地”的完美结合,直接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军民融合等国家战略。
2012年,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联合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5年来,中心成员单位共承担轨道交通领域各类科研项目4000余项,其中高速铁路供电综合监控技术与设备、牵引供电关键设备安全运行检测技术与应用等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截至2015年底,中国高铁的运营里程超过1.9万公里,占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总数的60%以上。高校对中国高铁技术领跑世界、走出国门起着重要的承载作用。
服务决定地位,有为才能有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向社会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