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作为中国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不仅是中国的第三长河(全长2400公里,一说为2214公里),而且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让我们一起走进珠江,探寻它不为人知的一面。珠江(中国南海入海最大水系)_百度百科 (baidu.com)
珠江在历史上一直是指广东省广州市从白鹅潭到虎门的一小段水道。直到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将由西江、北江、东江等700多河流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统称为珠江。珠江水系中,东江、北江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流,西江大致自西向东流,最后在广州附近的三角洲集合,分别由八大门注入南海,形成了“三江汇流、八口出海”的独特水系格局。

图片1 珠江流域水系图
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丰富,年降水量约1200毫米至2000毫米。在春夏降水集中的季节,流域内经常遭遇洪水。珠江径流量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六七倍,丰盈的河水与众多的支流使得珠江的航运价值极高。广州人因为江面广阔,喜欢把珠江叫“海”,过江又叫“过海”。
珠江的源头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的马雄山北东麓,西江是珠江水系的最大最长的干流,发源于此,径流量占流域总量的80%。西江一路改名,从源头到贵州省望谟县叫作南盘江,在望谟县双江口纳入北盘江,到广西来宾市被叫作红水河。红水河在象州县与柳江汇合后改名黔江,在桂平市与郁江汇合改名浔江,最后在梧州正式叫作西江。

图片2 西江水系示意图
北江作为珠江水系第二大干流,发源于江西省赣州市小茅山,最初叫作浈江,在广东韶关与武水汇合后,开始叫作北江。东江则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大竹岭,上源称寻乌水,由安远水、篛江、新丰江等汇合而成。
珠江流域内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4.5%,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全流域的5.5%,其中最大的平原是珠江三角洲。这个平原是珠江冲积形成的,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缓,有零星小山丘分布。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第二大三角洲,仅次于长江三角洲,是世界最复杂的三角洲之一。

图片3 珠江三角洲
珠江流域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广东肇庆封开县发现了14万年前古人类生活痕迹,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古越人聚居地。秦始皇统一珠江流域后,广东出土文物中就有秦朝和海外国家交易的玛瑙和翡翠。汉代,广东徐闻、广西合浦因为地理位置优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今天,广州依旧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贸易港,珠江三角洲的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群。珠江,以它婉转的支流和静谧的江水,滋润着古老中国最碧绿灵秀的山水,奔涌着现代中国最自由开放的风气。愿青山不老,青春常在,珠江流过的每一幕都是动人风景。